淺談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文 姜和均醫師
難度✩ (民眾衛生教育用)
相信民眾常常聽街坊鄰居在說,年紀大或肥胖的人容易得到三高,到底什麼是「三高」?其實三高指的就是「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症」。根據健保局統計,國內三高病患超過百萬人,其實不在少數,到底三高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主要就是這些患者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和腎臟病變的機會大大增加。
為什麼會得到三高?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和不良的生活型態造成,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人,未來得到三高的機率比一般人來的高,而現代人的壓力過大、生活型態不正常,比如說:吃得多(大魚大肉,喜甜食,重油重鹹,不愛吃蔬菜)、動得少(看電視、用電腦時間過長,不常運動),過多的熱量導致脂肪堆積,也會造成膽固醇偏高,進而使身體中的胰島素產生抗性,造成血糖偏高,而過多鹽分的攝取也會導致血壓上升。以下我們分別從血壓血脂血糖來介紹:
全世界糖尿病人口正在逐漸上升中
高血壓
高血壓的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40mmHg和舒張壓大於90mmHg,當改變生活作息、飲食和鹽分控制無法將血壓降到正常的情況下,就必須開始使用藥物治療,以減少高血壓對心血管造成傷害,而血壓藥物種類非常的多,每一種藥物都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疾病在藥物的選擇上也不一樣,使用上也會考慮年齡、生活習慣、血壓高低、肝腎功能的情形來調整,因此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規律服用,最重要是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並在回診時與您的醫師回報血壓狀況。
高血脂
高血脂症指的主要是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過高,也就是俗稱的「血太濁」,高血脂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也不易查覺,須透過空腹抽血才能得知。高血脂的治療主要從幾個部分著手:避免高熱量的糖類或不適當的脂肪攝取(如:油炸食物、肥肉、動物的皮和內臟、動物性油脂)、增加運動強度和頻率、戒菸酒、體重儘量維持正常範圍,若以上健康的生活型態仍無法改善血脂肪時,可配合藥物控制,並且規律抽血追蹤以調整藥物劑量。
糖尿病
糖尿病的診斷包含(1)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26mg/dL,(2)口服糖水耐受試驗二小時後大於等於200mg/dL,(3)隨機血糖大於等於200mg/dL,合併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等症狀,以及(4)糖化血色素大於等於6.5%;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因為胰島素的分泌或功能異常造成,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會造成多發性的器官損害,比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自律神經功能異常,而糖尿病病患也比正常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腦血管和週邊血管疾病。其治療包含健康生活型態和藥物治療,藥物的種類非常多,主要分為口服藥物和針劑,醫師會依據病患的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而糖尿病病患最好能養成自己量血糖的習慣,並且把血糖記錄起來,在回診時醫師便能根據這些血糖值將藥物做最適當的調整。
只要了解三高產生的原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遵從醫師的囑咐,要控制好三高既不困難也不可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