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畏懼胰島素

不再畏懼胰島素


文 姜和均醫師

難度 (民眾衛生教育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第二型糖尿病的盛行率不斷的往上升,根據早期國民健康局(2002年)的統計資料,平均每14人中,就有一個罹患糖尿病,而隨著年齡的上升,糖尿病的比例更高,近幾年的糖尿病罹患率更迅速增加,所以糖尿病病患可說是無所不在,或許週遭的親朋好友、鄰居同事,就有一人是糖尿病的患者。

在看診時,患者常常會問相同的問題:『可不可以不要打胰島素?』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都會跟病友們打個比喻:

胰島素是我們人體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賀爾蒙,而製造胰島素的工廠,就位在我們的胰臟的胰島細胞,第一型糖尿病病患的這間工廠,在發病的時候就好比一把大火把整間工廠都燒光了,負責生產胰島素的員工也死光了,很快的身體就製造不出胰島素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看到許多第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剛發病就需要施打胰島素;而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的這間工廠,大致上運作是正常的,可是他做出的產品,往往都供不應求,所以這些可憐的員工就必須要不斷的加班,持續加班的結果,就是員工們一個一個過勞死,到最後工廠就會一個員工也不剩了。簡單來說,胰島素本來就是我們身體裡的東西,因為身體需要它,當胰島素不夠的時候,我們就必須靠外來的胰島素來幫忙。




有人或許會問:『是不是一旦使用了胰島素,以後都要永遠打針?』臨床上我們判定胰島素使用的時間點,多半是因為身體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壓力導致胰島素供不應求以及胰島素阻抗性增加,或是胰島細胞的產量不足的情形,甚至是身體的狀況對口服降血糖藥物有不適用或不夠用情況,在這些情形下使用胰島素對身體是絕對有幫忙的。簡單來說,需不需要打胰島素,是根據身體狀況決定的!一開始很多患者對於胰島素抱持著抗拒的心態,但是當接受胰島素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感受到血糖明顯改善,很多病友都反應精神變好了,體力進步了,夜尿變少,甚至性功能也獲得改善等好處,往更遠的地方看,若是血糖的控制進步了,得到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眼底病變的機會皆會因此而降低!



由於胰島素注射劑型的進步,大部分的病患已不需要使用注射針筒和自己抽藥水,現在的胰島素多半是筆型注射器,不但攜帶方便,不管是更換藥水或是拋棄型注射器,使用上十分簡單,注射時間跟注射方法更可以依照生活方式來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對照幾十年前的糖尿病病患,現在的糖尿病病友們是越來越幸福,不但有先進的針劑,也受到更多人的照顧跟關心,再來看看那些可愛的糖尿病病童們,幾乎每一位都能自動自發的自己打針,在此,您是否更能夠接受胰島素的治療了呢?

糖尿病 甲狀腺 超音波 穿刺 消融

姜和均醫師

留言